地震儀回傳資料 幫助科學家繪製火星內部圖像

  • 3 years ago
火星成為地球以外第一個透過人類地震儀,精準測量內部結構的行星。這是人類首次設法直接繪製地球以外行星的內部分層圖,這些資料令NASA科學家感到十分驚喜,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火星組成和冷卻的方式。據《BBC》報導,NASA科學家研究洞察號探測器中地震儀的資料,現在終於知道火星內部結構的樣貌。洞察號自2019年初就開始偵測火星的小型地震,而所獲得的讀數顯示火星地殼介於24至72公里厚,比預期中還要薄。重要發現為火星液體和金屬的核心(地核),其半徑約為1830公里寬,此數值超出原本的估計值,代表說地核與地殼之間的地幔,比先前估計的還薄。此外這項發現也表示,地幔不太可能達到讓礦物質酸鹽鈣鈦礦穩定的壓力,在地球上這種堅硬的礦物質覆蓋著地核,減緩熱對流和熱損失的速度,然而在早期的火星上。正是因為缺乏此物質導致溫度急速下降,起初會使金屬核心出現強烈對流,接著產生整體磁場,但由於溫度急速下降,所以無法照常運作,也使得火星沒有整體磁場。如果火星確實有整體磁場,那便會形成一道防護網,防止表面不受到持續降下的有害輻射波及,這些輻射促使火星成為極不宜居的星球。地球罕見的磁場,是其中一項生命有辦法生存下去的原因。

Recommended